房价下跌或深调,新房供需错配加剧,刚需转战二手是核心问题;建议可增加有效供给+延长限售以稳预期,四季度将改善但难回高点。
◎ 文 / 杨科伟、俞倩倩、李诗昀
2023年上半年,各地因城施策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,郑州、青岛、长沙、天津这四个典型城市也不例外,利好政策频出。就政策松绑力度而言,郑州、青岛松绑力度最大,长沙虽然政策出台频次多,但多为公积金等弱刺激,又或是限购的小步微调,整体受益范围有限。天津上半年的政策都是对去年916新政的细节补充,落户放宽变相松绑限购、公积金额度调整、允许土地出让金分期等。从政策落地效果来看,难挽成交颓势,2023年二季度以来四城成交、去化、来访、认购持续走低。事实上,四城GDP规模皆在万亿以上,都是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;且四城均为千万人口大市。基本面不差的郑州、青岛、长沙、天津,政策利好加持下缘何楼市表现平平?
PART.01
“人+钱”基本面稳增、楼市刺激政策宽松
房地产市场却表现平平(本节有删减)
(一)基本面:GDP超万亿为区域经济中心、常住人口均超千万且持续净流入(本节有删减)
青岛、长沙、天津、郑州GDP规模皆在万亿以上,都是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。天津早在2014年就地区生产总值就突破了万亿,其他三城也在2017年前后跻身万亿GDP俱乐部。长沙、郑州既是省会也是经济中心,首位度都在20%以上,青岛GDP占山东省的17.1%,比例高于省会济南。
人口层面来看,四城均为千万人口大市,截至2022年末,天津、郑州人口在1300万左右,青岛、长沙人口也在1000万以上。
四城均为人口净流入型城市,2013年-2021年,常住户籍人口比都在1以上,表明人口整体处在净流入状态中。从变化趋势来看,青岛常住户籍人口比长期持稳1.2左右,长沙、天津户籍人口稳步增长,常住人口的增减走势决定了常住户籍人口比值变化方向。
(二)政策面:郑长高频发布宽松政策,郑青松绑力度大
四城中,郑州、长沙政策出台频次最高,各有5次宽松性政策落地,排在全国城市的前10位。天津有5月相继出台公积金和土拍新政,加上四月的落户政策松绑也将侧面影响房地产市场。而青岛作为2022年出台过8次新政、频次排名全国第5位的城市,今年上半年政策发布节奏放缓,仅在6月调整过相关政策。
就政策松绑力度而言,郑州、青岛松绑力度最大,长沙次之,天津力度最弱。郑州两次限购缩圈,限购范围收缩至二环内,一改自2017年以来市8区+近郊4区市的限购格局,限售期限也在2022年4月出台的取证满1年基础上进一步放宽,只要网签、契税、取证任一满1年即可。青岛一举松绑了限贷、限售,首付比例下调至首套2成、二套3成起,限售年限也有所缩短,并重启货币化安置、试点房票以激活购房需求。长沙虽然政策出台频次多,但多为公积金等弱刺激,又或是限购的小步微调,整体受益范围有限,对市场的刺激作用也不明显。天津上半年的政策都是对去年916新政的细节补充,落户放宽变相松绑限购、公积金额度调整、允许土地出让金分期等,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效果。
四个典型城市现行限制性购房政策由严到松排序:长沙、青岛、天津、郑州。一度以调控严苛著称的长沙,即便历经多轮政策松绑,也是四城中限制性政策最多的,就拿限购来说,其他三城户籍居民都可以买两套,而长沙首套满4年才能买第二套,非户籍更是需要满24个月才能购房,反观天津、青岛购房的社保或居住年限要求都已调降至6个月。购房政策门槛最低的当属郑州,首套房最低2成起、认贷不认房,以及低至3.7%的首套房贷利率,都为促进刚需购房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(三)房地产市场:规模冲高后显著回调,今年上半年去化来访认购走低(略)
PART.02
核心问题:房价下跌或深调,新房供需错配加剧,刚需转战二手(本节有删减)
(一)新房房价滞涨、二手房价持跌,购房财富效应减弱加剧观望(本节有删减)
短期来看,购房信心缺失是各城市成交低迷的重要原因。房价滞涨甚至不涨反跌使得居民观望情绪加剧。纵观四城新房房价走势,经历了前期快速爬升之后基本都到了阶段性瓶颈期,部分城市诸如郑州、青岛甚至出现回调。
分城市来看,长沙房价持续上涨,由2013年的6108元/平方米升至2023年的12995元/平方米,其余三城基本都处于快速爬升期后的滞涨期,自2018年之后整体增速明显放缓,郑州、青岛2013年前7月房价较2022年稳步下滑,青岛回落幅度4%,郑州微降1%,整体房价回到了2021年水平。
从项目层面来看,郑州价格战持续加剧,主城和环郑网签价格下调项目占比均在55%以上,价格下调幅度在10-2500元/平方米不等。青岛鲁信和璧花园、天津金地水西印等项目2023年的销售价格,与曾经的高点相比下降了3成以上。
除了与往年价格相比价格下滑,一些项目今年以来每批次推售价格都在下调,更是使得客户趋于观望。郑州美盛教育港湾2、3月均有推盘,同样推售超高层产品,2月批次的新房价格在20000元/平方米左右,3月价格就降到19000元/平方米以下。天津、青岛不少项目也在以8-9折促销。
二手房成交均价则在持续走低。天津今年以来二手房成交均价由1月的22656元/平方米一路走低至7月的20089元/平方米,累计跌幅达到13%。青岛、郑州二手房也在3月达到阶段性小高点后持续下滑,7月与3月相比价格回落幅度分别达到5%和9%。相比之下,长沙二手房价格整体持稳,波动幅度相对较小。
从项目层面来看,郑州、天津等重点城市上半年成交量排名靠前的二手房小区,大多靠的是降价走量。就比如郑州正商明钻、橡树玫瑰城等价格降幅超过2成。
(二)土地市场低成交、低溢价,广义库存基数高难去化,新房难有上涨预期(本节有删减)
2023年上半年,集中供地政策优化,由“双集中”供地变为“拟供应清单”模式,重点城市受提质减量供地策略的影响,入市地块数量减少,成交规模走低。据CRIC监测,青岛、长沙、郑州2023年前7月涉宅用地成交规模均不及2022年全年41%,基本都创了前7月同期新低;仅天津加强了供地强度,今年上半年涉宅用地成交规模高达260万平,占2022年全年65%。
从各城市土拍情况来看,2023年以来基本保持着相对惨淡的行情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一是四城均以底价成交为主,成交占比均在65%以上。二是从前7月各城市溢价率来看,均在5%以内,且拿地主要以国央企和优质民企为主,房企对于这些城市投资相对谨慎,持观望态度。三是从前7月流拍率来看,天津流拍率最低也达到了4%,长沙、青岛持稳在6%,而郑州高达12%,34宗地块中有4宗流拍,地市惨淡程度可见一般。
地市的成交低迷也反映出房企拿地投资积极性较低,行业信心不足的特征。事实上,每一次楼市大热行情的启动都伴随着地价疯涨,地王频出,而低迷的地市行情也使得本就触底的市场信心更加悲观,短期来看对于楼市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加剧。
此外,广义库存高企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关注:据CRIC监测,青岛广义库存量已经逼近1亿平,潜在库存消化周期已经突破100个月,整体库存问题仍需要较长时间化解。天津、郑州次之,基本广义库存去化周期在4-5年之间,而长沙库存风险相对可控,广义库存去化周期在30个月以内。
(三)“新增+存量”的供给显著缩量,远郊刚需为主的供需错配制约成交(本节有删减)
当前四城或多或少都面临供给约束:一方面整体供应缩量显著,供小于求持续加剧,限制成交放量。据CRIC监测数据,四城2020年之后整体新房供应规模便开始逐年下行,2022年基本都迎来阶段性低点,2023年如是,四城前7月供求比均小于1。
二是当前各城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供需错配,以天津为例,前期成交暴涨,主要源于本地刚需、刚改部分恐慌性购房情绪影响,因当前成交分化加剧,30%项目贡献80%成交量,而短库存项目占比高,未来部分区域也将面临供应短缺,从而限制成交放量。
结合典型4城8月预期供给结构,我们也不难看出,仍以刚需为主导,青岛、长沙、天津加强了近郊和远郊盘供给,但是从当前改善盘热度不退的需求结构来看,短期供应实则难以有效适配客群需求,因而这也是影响成交放量的主要因素。
从库存结构来看,核心区域适销对路产品基本已经销售殆尽,目前广义库存主要集中在城市外围去化难的刚需片区。以青岛为例,即墨、胶州、胶南广义库存面积均超1200万平方米,在售项目扎堆,未来去化依旧道阻且艰。
(四)二手房挂牌量增价跌,全面吸收有效刚需、分流新房客户(本节有删减)
重点城市2023年以来二手房市场相对活跃,自住需求刚需消费降级,涌入二手房市场置业,分流新房热度,致使宽松政策对新房市场刺激作用不显。
典型城市二手房市场经历阶段性小阳春,二手房市场一般先于新房复苏。从走势来看,天津、青岛二手房成交呈冲高回落走势,郑州二手房成交更为坚挺。天津、青岛二手房成交靠前发力,在2月二手房成交面积就已经逼近或创造2022年以来最高点,3月成交更是跃升,天津成交接近200万平,创3年来新高,青岛成交也达到66万平。郑州起势晚但持续久,2月成交还比较低迷,3月成交环比倍增,这一�势一直延续到5月,成交冲高至72万平,创2020年以来单月新高,6月,郑州二手房成交虽然不免下滑但整体还处在高位,市场犹存韧性。
典型城市二手房市场表现优于新房,二手房成交占比普增。长沙二手房成交占比首次突破四成,较去年下半年增长9个百分点。大郑州二手房成交面积升至44%,主城区二手房成交规模更是首次超过新房,达到53%,市场进入存量时代。
二手房成交规模增长亦显著于新房。尤其是郑州,2023年前7月二手房累计成交354万平方米,已经达到去年前三季度累计成交水平,环比增长96%、同比增长60%,增幅均高于新房。青岛二手房成交同比翻番,增幅同样远高于新房。
表:天津、青岛、郑州2023年前7月一二手房成交占比
数据来源: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
之所以二手房更能有效导入刚需,成交表现能优于新房,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:一是供应显著放量,二手房挂牌量稳中有增。就比如郑州,2-6月月均新增挂牌近1.8万套,较去年下半年的月均新增挂牌量翻倍,3月单月更是达到2万套,创2022年以来新高。天津亦是如此,前7月累计新增挂牌14万套,而去年一整年仅新增18万套。
挂牌量激增一方面由于是限售期集中期满,或限售松绑加速到期所致,前者如长沙,2017年9月长沙出台限售政策,按照早期取证1-2年的交付周期计算,大多数房源在2022年前后开始解禁,后者如郑州、青岛,限售松绑也释放了一批房源,另一方面是投资客借势出货,套现离场,乘2-3月小阳春之东风,投资客集中挂牌出让手中房源,以郑州为例,挂牌房源中10年以内的次新房,面积段在90-140平的偏大面积房源占比较高,这类人群大概率卖旧不买新。
二是二手房以价换量,单价优势凸显,新房倒挂红利渐失。限售松绑挂牌增加、买方更有议价权,部分房主急于套现也在主动降价,二手房价格优势因此凸显。以郑州和天津为例,新房与二手房间的价差呈逐渐拉大之势,郑州2023前7月一二手房成交均价相差约2654元/平方米,而天津更是达到了5769元/平方米。
再比如长沙,由于二手房价格滞涨,加上土地限价逐步放开,长沙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红利更是逐渐消失,就比如2020年时代梅溪领峰新房售价14700元/平方米,比周围二手房均价便宜近2000元/平方米,而2023年上市的长沙北中心保利时代,新房售价1.1万元/平方米,比周围二手房价格贵了2100元/平方米,二手房性价比凸显,也吸引不少需求由新房市场转入二手房市场。
三是新房产品“越做越大”,二手房总价更友好,倒逼刚需买二手房。例如长沙,2017年-2023前7月,入市新房套均面积已经从117平方米升至142平方米,即便不考虑单价涨幅,套均总价也明显增加,而二手房110平左右的三房房源数量更多,足以满足刚需对总价和面积的双重要求。又比如郑州,123万就能上车一套二手房,而新房平均则需要161万以上,天津新房、二手房的套均价更是相差近1倍,对于购买力有限的自住刚需而言买新房支付压力较大,故而转投二手。
PART.03
展望:可增加有效供给+延长限售以稳预期,四季度预期将改善但难回高点
(本节有删减)
(一)短期政策可强化需求端刺激,延长限售期限倒逼刚需回流
当前楼市的低迷行情实则是多方因素综合导致,短期来看,利好政策基本呈现出应出尽出的情况,后续我们认为,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:
供给端,地方政府应当延续当前“提质缩量”的供地策略,压缩供地量的同时进行供地结构的调整,对于热度较高、供给稀缺的片区增强优质地块供应,而对于库存较大的片区缩减甚至无需供地,以时间换空间。
需求端,持续刺激。一方面不断提升居民购买力:一是放松公积金贷款,减轻刚需家庭购房压力,必要情况下可以提取公积金余额支付首付。二是通过财税刺激托底楼市,鼓励新市民、多孩家庭及各类人才购房消费,主要涉及下调房地产交易税费,并实行购房补贴。三是定向纾困收入困难群体,缓解其恐慌情绪,主要涉及合理延后还贷期限,减免住房按揭贷款利息。另一方面,还可通过延长限售年限来维稳新房市场。具体来看,限售年限的延长可以控制短期二手挂牌量不至于显著激增,供求平稳的情况下,业主降价跑量的情况也会得以缓解,部分刚需客群有望重回新房市场。
(二)中长期应解决购买力不足,本质要促经济、稳就业提振预期(略)
(三)四城新房成交或边际改善但增幅有限,二手成交动能转弱
以当前各城市新房供求走势来看,除了长沙上半年成交同比微降之外,余下城市均超过去年同期,结合各城市往年上半年成交占比情况进行推算,今年成交规模超2022年问题不大,不过要重回2021年高点尚有难度,整体行情仍处于弱复苏态势。
而从未来的推货结构来看,以销定产仍是房企主流策略,尤其是品牌房企也加强了核心区域土储补仓,下半年改善产品仍将占据较大的比例,以长沙为例,预计2023年全年将有938万方供应量,略低于去年水平;根据推算,下半年预供应520万方。其中谷山、省府北、洋湖南、金星北、高铁新城西等核心板块下半年供应量较高,预计单个板块供应均在18万平方米以上。由此不难推断,高端改善成交占比还将持续加大。
从二手房行情来看,整体成交动能也有转弱迹象,未来大概率稳中有降。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:一是挂牌量增价跌,房东基本都在调低心理预期;很多城市业主抛售的都是90-120平房龄6-15年房源为主,即功能性较为完备的次新房,整体呈现出看跌后市;二是居住需求回归自住,目前二手房全面承接刚需刚改,依托于二手业主提供的高性价房源,而从新房市场分流,后续随着这部分房源消耗殆尽,整体刚需购买力降级,业主预期房价和购房者所能支付的总价之间的鸿沟也将逐步拉大,后续整体成交增长动能还将转弱。
完整版专题购买请咨询:021-60867863 吴经理
目录
津郑青等二线市场特征和政策效果不彰因素分析
一、“人+钱”基本面稳增、楼市刺激政策宽松,房地产市场却表现平平
(一)基本面:GDP超万亿为区域经济中心、常住人口均超千万且持续净流入
(二)政策面:郑长高频发布宽松政策,郑青松绑力度大
(三)房地产市场:规模冲高后显著回调,今年上半年去化来访认购走低
二、核心问题:房价下跌或深调,新房供需错配加剧,刚需转战二手
(一)新房房价滞涨、二手房价持跌,购房财富效应减弱加剧观望
(二)土地低成交、低溢价,广义库存高难去化,新房难有上涨预期
(三)“新增+存量”的供给显著缩量,远郊刚需为主的供需错配制约成交
(四)二手房挂牌量增价跌,全面吸收有效刚需、分流新房客户
三、展望:可增加有效供给+延长限售以稳预期,四季度将改善但难回高点
(一)短期政策可强化需求端刺激,延长限售期限倒逼刚需回流
(二)中长期应解决购买力不足,本质要促经济、稳就业提振预期
(三)四城新房成交或边际改善但增幅有限,二手成交动能转弱
排版丨鸟姐
更多专题
#
涉房城投企业压力测试
# 2023年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
# 生存“困境”下,民企能否依靠土储破局?
研究中心专题卡计划
系统化的房企情报定制方案
预测走势 预警风险 提供借鉴
10大类别 50余个精选专题
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
业务咨询021-60867863
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以上代表克而瑞研究中心团队观点,仅供参考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克而瑞地产研究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